
黃體素不足怎麼辦呢?很多人備孕時會遇到高溫期太短、情緒不穩、月經不規律等狀況,這些可能都與「黃體素不足」有關。黃體素是維持高溫期、幫助著床的重要荷爾蒙,一旦量不夠,不僅影響受孕率,更可能提升流產風險。
以下整理【症狀、原因、調理方式】一次讓妳看懂,幫助妳在備孕路上更踏實安心。
什麼是黃體素?為何對備孕這麼重要?
黃體素(Progesterone)由排卵後的「黃體」分泌,是負責維持高溫期、子宮內膜厚度與著床穩定的關鍵荷爾蒙。
1. 維持黃體期(高溫期)8–14 天
排卵後體溫上升,維持 8–14 天稱作高溫期。如果高溫期太短(小於8 天),受精卵還沒來得及著床,內膜就開始剝落,導致「月經提早」或「生化」。
2. 讓子宮內膜變『柔軟、厚實、黏著度高』以利著床
子宮內膜並不是越厚越好,而是「足夠厚度+品質穩定」。黃體素可以使內膜分泌糖蛋白與營養物質,讓受精卵有地方「黏住」在子宮內膜上,大大地增加著床機率。
3. 避免子宮收縮太早開始
懷孕初期若黃體素不足,子宮內膜不穩定,容易造成「初期出血,產生早期流產」,這就是為何「黃體素」被稱為 懷孕初期的守護荷爾蒙。
黃體素不足症狀有哪些?5個症狀一次了解
1. 月經不規律
黃體不足會讓內膜提早剝落,使月經比預期更早來,也可能因排卵不順而導致週期不穩。
2. 高溫期過短
高溫期過短是黃體素不足最具代表性的症狀之一。
3. 情緒易不穩
黃體素本身有安定神經、放鬆作用,若黃體素不足會使人產生「焦慮、睡眠品質差、心情起伏大」等情緒影響。
4. 經前症候群變嚴重
「頭痛、腰痠、胸部脹痛」等PMS症狀,都與黃體素過低有關,越低時症狀會越強烈。
5. 子宮疾病
長期黃體素不穩定,可能增加「子宮內膜異位、肌瘤、內膜厚度異常」等狀況,這與長期排卵不順、荷爾蒙失衡有高度關聯。
為何會黃體素不足?可能7大原因解析
黃體素不足的原因很多,但其實大多與「排卵是否順利」有關。
下面整理出最常見的 7 類原因,讓妳更容易理解為何會有影響:

1. 排卵異常
沒有順利排卵,就不會形成「黃體」,自然也就沒有黃體素,是很典型的黃體素不足的原因。
2. 多囊性卵巢
多囊的真正問題是排卵難、排卵少、排卵品質不佳。因此多囊容易有「高溫期短、排卵後黃體發育不完全、黃體素分泌偏低、子宮內膜對黃體素反應較不敏感」等狀況。
即使有排卵,多囊的黃體素也常偏低,是備孕族最需要特別注意的一群。
你可能有興趣:多囊性卵巢如何懷孕?營養師教你備孕4大方法、飲食禁忌、治療一次看!
3. 甲狀腺低下
甲狀腺就像「生殖荷爾蒙的開關」,當甲狀腺不足時,身體會進入節能狀態 → 排卵變慢、黃體素分泌下降、高溫期縮短。
4. 泌乳激素過高(PRL偏高)
泌乳素本來是哺乳才會變高的一種荷爾蒙,但若在非哺乳期偏高,它會抑制排卵,黃體素自然也會太高。
5. 年齡大於35歲以上
35歲以上的卵巢儲備能力會逐漸下降,黃體本身的「成熟度」也會受影響,這屬於自然生理現象,可透過營養素與調理來改善。
6. 壓力大
壓力大容易讓皮質醇升高,使腦部抑制排卵,也就影響了黃體素生成與濃度。
7. 不良生活習慣
經常熬夜、飲酒、抽菸與高糖高油飲食,容易影響卵巢功能,進而抑制排卵,內分泌大失調,黃體素更容易不足。
黃體素不足如何調理?有效的4大方法!

1. 藥物補充
若黃體素過低,建議就醫檢查,尋求醫療的幫助。
通常醫師會開立「口服黃體素、陰道塞劑、針劑黃體素」來幫助提升黃體素。
2. 飲食調理
良好的飲食習慣可以調理改善賀爾蒙。
| 可多吃的食物 | |
| 高纖蔬菜 | 深綠蔬菜、花椰菜 |
| 優質蛋白質 | 白肉、蛋、豆類 |
| Omega-3 脂肪酸 | 鮭魚、亞麻仁籽、核桃 |
| 全穀類 | 燕麥、藜麥 |
| 富含鋅、鎂、B 群的食物 | 堅果、海鮮 |

| 避免吃的食物 | |
| 高糖飲食 |
這些食物容易造成身體發炎 內分泌系統紊亂 進而影響黃體素生成與一系列排卵異常問題 |
| 精緻澱粉 | |
| 高油炸食物 | |
| 過多的咖啡因 | |
3. 保健品輔助
4. 作息調整
在所有調理方式中,「作息」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但實際上是最影響黃體素與排卵品質的項目之一。
建議可這樣進行調整:
- 每天在晚上 11 點前入睡
- 每週運動至少 2–3 次
- 避免長期處於高壓環境
- 保持穩定的心情
※作息調整,是黃體素調理成本最低、效果最穩定的方法。
黃體素不足QA常見問題
Q1:可以自己買黃體素補充嗎?
黃體素屬於處方藥,需醫師評估後使用,但協助改善的保健品可以,需要長期補充才有效果。
Q2:做試管 IVF 也會遇到黃體素不足嗎?
會。此試管常會使用黃體素塞劑或針劑做「黃體支持」,保持子宮內膜穩定。
Q3:黃體素不足多久可以調好?
依體質而定,多數需 2–3 個月 才能明顯看出高溫期改善。若原因是 PCOS、甲狀腺問題,可能需更長時間。
Q4:怎麼知道自己黃體素不足?
遇到以上5大症狀時,就可以至醫療院所做抽血檢查,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有黃體素不足的問題。
文獻參考
- Collins, L. K., et al. (2024). Luteal phase defects and progesterone supplementation: An updated evidence-based summary. Obstetric & Gynecologic, … [Preprint]. PMID: 38377455. PubMed
- Casarramona, G., & colleagues. (2022).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uteal phase support with progesterone following ovarian stimulation and 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 https://doi.org/10.3389/fendo.2022.960393 Frontiers
- Andrews, M. A., et al. (2015). Dietary factors and luteal phase deficiency in healthy women. Human Reproduction, 30(8), 1942-1950. OUP Academic
- Mesen, T. B., & Young, S. L. (2015). Progesterone and the luteal phase: A requisite to reproductio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42(1), 135-51. PMC
- Ciampaglia, W., et al. (2015). Clinical use of progesterone in infertility and assisted reproduction. Acta Obstetricia et Gynecologica Scandinavica.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