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是什麼?檢查方式、飲食管理全指南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是孕期常見的代謝問題是指在懷孕前沒有糖尿病病史與症狀,卻於懷孕期間診斷出有糖尿病的症狀。主要是因為懷孕期間荷爾蒙變化導致胰島素阻抗增加,進而引起血糖升高。
雖然多數孕婦在產後血糖能恢復正常,但在孕期若未妥善控制血糖,可能增加巨大兒、難產、早產等風險,也會提高日後發展為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
本文將以營養師角度,整理妊娠糖尿病的評估方式、飲食管理方針、食物選擇原則與實用飲食技巧,幫助孕媽咪正確控糖又能兼顧胎兒營養。
妊娠糖尿病怎麼檢查?
妊娠糖尿病的一階段方式血糖篩檢,標準檢驗方式是在懷孕24至28週時進行「口服葡萄糖耐量測試」(OGTT)。 該檢查要求孕婦空腹至少8小時,然後喝下一杯75公克的葡萄糖水,並在喝水後的第1小時和第2小時分別抽血檢測血糖值。
75g 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OGTT) | |||
標準值 |
妊娠糖尿病 |
糖尿病 |
|
空腹 |
< 92mg/dL |
≥ 92mg/dL 且 <126mg/dL |
≥ 126 mg/dL |
服糖後 1 小時 |
< 180mg/dL |
≥ 180mg/dL |
|
服糖後 2 小時 |
< 153mg/dL |
≥ 153mg/dL 且 < 200mg/dL |
≥200 mg/dL |
檢驗結果 |
正常 |
符合以上三項當中一項,或一項以上,即診斷為 GDM。 |
包含A1C、隨機血糖值,一項或一項以上異常即診斷為糖尿病。 |
建議由專業醫療院所檢測結果報告及專科醫師評估診斷結果為主
資料來源 : 2025台灣妊娠糖尿病照護指引(第三版)
妊娠糖尿病該怎麼吃?
很多孕媽咪最常問:「妊娠糖尿病該怎麼吃?」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孕前體重與 BMI 區間,才能判斷每日所需熱量與分餐策略。接著再透過選對食物、控制份量、少量多餐,搭配 高纖維、低升糖指數的主食與足夠蛋白質,就能有效穩定血糖,同時滿足胎兒的營養需求。
1. 總熱量(Total Energy Intake, TEI)
- 正常體重孕婦(BMI 18.5–24): 約 30–35 kcal * 體重(kg) = 一天所需總熱量
- 過重或肥胖孕婦(BMI ≥ 25): 約 25–30 kca l * 體重(kg) = 一天所需總熱量
- 飲食分配: 建議每日 3 主餐 + 2–3 次點心,避免單次大量進食導致餐後血糖飆升。
BMI的計算公式是:BMI = 體重(公斤) ÷ 身高²(公尺²)
2.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 CHO)
- 總量建議: 佔總熱量的 40–50%
- 質量控制:
- 優先選擇 低 GI(升糖指數)食物
- 多攝取 膳食纖維來源(全穀類、豆類、根莖類蔬菜)
- 進食順序策略:蔬菜 → 蛋白質 → 主食澱粉,有助於降低餐後血糖峰值。
觀看更多 : 正確掌握食物GI值
3. 蛋白質(Protein)
- 每日建議量: 1.1–1.5 g/kg/day,依孕期與體重調整
- 來源:
- 動物性:瘦肉、魚類、禽肉、蛋、牛奶
- 植物性:豆腐、豆漿、黃豆、毛豆
- 作用: 增加飽足感、延緩碳水吸收、支持胎兒與母體組織發育。
4. 脂質(Lipids)
- 總量建議: 佔總熱量 25–30%
- 種類選擇:
- 建議:橄欖油、堅果、亞麻仁油、深海魚(富含 MUFA 與 ω-3 PUFA)
- 避免:反式脂肪與過量飽和脂肪
- 效益: 改善血脂、降低發炎、提升胰島素敏感性。
5. 蔬果與膳食纖維(Vegetables, Fruits, Fiber)
- 蔬菜: 每日 ≥ 400–500 g (未煮前重量)
- 水果: 每日 ≤ 2份,選擇低 GI 水果(如奇異果、藍莓、蘋果)
- 纖維益處: 延緩糖分吸收、改善腸道菌相、穩定餐後血糖。
6. 水分與飲品(Hydration & Beverages)
- 每日建議 2000 -2500 c.c.
- 避免含糖手搖飲料、果汁、甜湯
- 咖啡、茶:可選擇無糖版本,孕婦咖啡因攝取 ≤ 200 mg/day
7. 飲食策略與臨床建議
- 少量多餐:一日三餐 + 2次健康小點心,三餐量少外加餐與餐間的小點心,能幫助血糖較穩定不會過大的起伏,使血糖控制不穩定。
- 進食順序:蔬菜 → 蛋白質 → 澱粉,先吃蔬菜能幫助血糖更為穩定。
- 低 GI 主食:糙米、全麥麵包、燕麥,減少精緻澱粉攝取。
- 間食建議:無糖優格、堅果、雞蛋
- 個別化指導:若為妊娠糖尿病高風險族群或是已確診妊娠糖尿病,可諮詢營養師依孕婦狀況設計餐單。
- 適度運動:如孕婦健走、伸展操等,可改善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妊娠糖尿病風險。
- 血糖自我監測 : 建議每日監測血糖 7 次,包括三餐前,三餐後 1 小 時或 2 小時 ( 進食第一口食物開始計時後 1 小時或 2 小時 ) 和睡前血糖
常見問題(FAQ)
Q1. 妊娠糖尿病一定要打胰島素嗎?
不一定。大部分孕婦透過飲食控制與運動即可穩定血糖,只有當飲食管理無法達標時,才需要醫師評估是否使用藥物或胰島素治療。
Q2. 孕婦需要完全不吃澱粉嗎?
不建議。澱粉是胎兒腦部與母體能量的重要來源,應選擇低 GI、富含纖維的全穀類,並控制份量,而不是完全禁止。
Q3. 妊娠糖尿病可以吃水果嗎?
可以,但要 控制份量,建議每日不超過 150–200 g,並優先選擇低 GI 水果(如蘋果、莓果、奇異果)。
Q4. 一定要少油才能控制血糖嗎?
不必過度低油。應避免油炸與反式脂肪,但適量健康油脂(如橄欖油、深海魚油)有助於血糖穩定。
Q5. 妊娠糖尿病會影響寶寶嗎?
若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增加巨大兒、早產、低血糖或日後肥胖與糖尿病風險。但若孕媽咪遵循飲食控制與醫師建議,大部分孕婦與胎兒都能安全健康。
Q6. 哪些孕婦需要更早做檢查?
若孕前有 肥胖、糖尿病家族史、多囊卵巢、曾生巨大兒,建議懷孕初期就應接受血糖檢查。
Q7. 妊娠糖尿病(GDM)會好嗎?
大部分孕婦在生產後,血糖會隨著荷爾蒙變化而恢復正常,因此妊娠糖尿病通常是暫時性的。研究顯示,曾經有 GDM 的女性,日後發展為 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因此,建議在產後 6–12 週進行口服葡萄糖耐受測試(OGTT),並持續維持健康的飲食與生活習慣,降低未來糖尿病風險。
營養師提醒
妊娠糖尿病不是禁食或犧牲營養的理由,而是提醒孕媽咪要更科學、聰明地照顧自己與寶寶。透過合理分餐、選擇低 GI 食物、搭配蛋白質與膳食纖維,再加上適度運動與定期血糖監測,就能穩定血糖並確保胎兒營養。每位孕婦的狀況與口味不同,建議與醫師、營養師討論,找到最適合的飲食方式,安心又智慧地度過孕期。
資料來源
- 台灣母胎醫學會-2025母胎醫學季刊:https://www.health.taichung.gov.tw/2987914/post
-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認識妊娠糖尿病:https://www.dmcare.org.tw/article/428
- 台灣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孕婦衛教手冊:https://www.hpa.gov.tw/Pages/EBook.aspx?nodeid=1454
關於本文撰稿專家
立即享優惠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