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初乳怎麼擠?」是許多新手媽媽最常搜尋的問題。初乳量少又黏稠,加上生理性脹奶的不適,掌握正確的擠初乳技巧與脹奶痛舒緩方法,幫助妳更快上手,讓哺乳過程不再手忙腳亂。
一、產後初乳何時來?
初乳通常會在產後第 3~5 天分泌,前兩天許多媽媽可能只感覺乳房脹脹的、擠出來不到 1 c.c.,這都是正常現象,每個人體質不同,不必擔心初期奶量太少,持續親餵與擠奶,奶量會逐步建立起來。
二、產後初乳怎麼擠?
初乳較黏稠,不建議使用電動擠奶器,手擠奶更能溫和掌握力道與位置:
1. 採「C型手勢」確認手指位置:以拇指、乳頭、食指3點成一直線。
2. 按壓乳頭而非乳暈:食指與中指放在乳暈位置,避免刺激乳頭導致疼痛。
3. 溫柔按壓,模擬寶寶吸允:手掌其餘三指支撐乳房,往胸口輕輕的下壓對擠→放開,節奏規律。
4. 上下左右擠壓方向:以米字形交替擠壓,幫助全面排乳。
5. 適時休息再持續:擠出奶水後,請放鬆手部壓力,讓乳房舒緩一下,再重複上述動作。
三、生理性脹奶會持續多久?
- 自然產媽咪:多在產後第2-3天出現。
- 剖腹產媽咪:多在產後第4-6天出現。
這是乳汁開始大量分泌的自然反應,乳房可能會出現緊繃、腫脹或輕微疼痛感。大多在24~48 小時內逐漸緩解,屬於正常現象。
這段時間也是建立奶量的黃金期,建議依寶寶需求進行頻繁哺乳或適度擠奶,能幫助乳房順利排空、減輕脹痛,也有助於穩定後續的奶量供應。
四、初乳黏稠擠不出來怎麼辦?
初乳的脂肪含量高,奶水較為黏稠,讓它不容易流出,可搭配以下方式幫助順利擠乳:
- 熱敷+按摩:餵奶前可用溫毛巾熱敷乳房,搭配輕柔按摩,有助通乳。
- 補充高劑量卵磷脂:建議每日補充4800-7200mg卵磷脂,降低母奶黏性,增加母奶流暢性。
- 冷敷舒緩脹痛:餵奶後若乳房仍脹痛,可用高麗菜葉、退熱貼或冷水袋冷敷乳房周圍(避開乳頭)舒緩不適。
五、常見問題 Q&A
Q1:初乳多久擠一次?
新生兒約2~3小時就要喝一次奶,所以媽媽的乳房也需要2~3小時擠一次初乳,一天至少擠4次,才不會使乳腺管被初乳堵住,而導致石頭奶、乳腺炎等。
Q2:擠初乳可以用擠奶器嗎?
建議初乳期以手擠奶為主,因量少且濃稠,擠奶器吸力容易不足、效果不佳,且若操作不當,可能造成乳頭不適。
Q3:母奶不同時間擠可以放一起嗎?
可以,但須注意保存方式。不同時間擠出的母乳需先冷藏後再混合,不可將常溫奶直接混入冷藏奶。
Q4:餵母奶怎麼知道寶寶吃飽了?
觀察寶寶是否含乳正確、有吞嚥聲、餵後滿足感、尿布濕5~6次以上等都是判斷依據。若寶寶餵奶後安穩入睡、體重穩定增加,就代表吃得足夠。
結論
透初乳是送給寶寶的第一份天然禮物,也是媽媽哺乳旅程的起點。雖然一開始不容易,但只要掌握正確技巧、注意排空與舒緩,再搭配營養補充與親密接觸,就能越來越順手。
參考資料
Witt, A. M., et al. (2019). Academy of Breastfeeding Medicine Protocol #17: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Breastmilk-Related Concerns. Breastfeeding Medicine, 14(3), 163–17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2009). Infant and young child feeding: Model Chapter for textbooks for medical students and allied health professionals.
Lawrence, R. A., & Lawrence, R. M. (2021). Breastfeeding: A Guide for the Medical Profession (9th ed.). Elsevier.
La Leche League International (LLLI). (n.d.). Engorgement. Retrieved from https://www.llli.org/
立即享優惠
觀察寶寶是否含乳正確、有吞嚥聲、餵後滿足感、尿布濕5~6次以上等都是判斷依據。若寶寶餵奶後安穩入睡、體重穩定增加,就代表吃得足夠。
可以,但須注意保存方式。不同時間擠出的母乳需先冷藏後再混合,不可將常溫奶直接混入冷藏奶。
建議初乳期以手擠奶為主,因量少且濃稠,擠奶器吸力容易不足、效果不佳,且若操作不當,可能造成乳頭不適。
新生兒約2~3小時就要喝一次奶,所以媽媽的乳房也需要2~3小時擠一次初乳,一天至少擠4次,才不會使乳腺管被初乳堵住,而導致石頭奶、乳腺炎等。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