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亞尼活力專業團隊整理撰寫,為想幫助入睡、提升情緒的讀者提供實用資訊。所有內容僅供知識參考,並無醫療療效宣稱,請安心閱讀。
「為什麼到三點還睡不著?」、「為什麼心情莫名低落,以前喜歡的事也提不起勁?」這些可能都和血清素不足有關。
血清素扮演情緒穩定劑的角色。當血清素不足時,失眠、憂鬱、食慾異常,都可能接踵而來。
在這篇文章你會了解什麼是血清素?血清素不足症狀有哪些?缺乏血清素的原因是什麼?以及血清素不足怎麼辦? 本文將提供簡單的調整方向。如飲食、運動、日曬、調整心態
*若情況嚴重,則務必尋求專業協助*
一、血清素不足是什麼?
血清素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不但存在於大腦,也存在全身各處,因此有人稱它是「快樂素」。
血清素幫助大腦保持平穩情緒,調整生理時鐘,還能照顧腸道健康。
特別的是,體內有 85%~90% 的血清素其實都在腸道。這也是為什麼當你心情不好時,腸胃常常也會跟著不舒服
>>因為情緒與腸胃功能緊密相連。
一旦血清素不足,身體的平衡機制就會失去作用。你可能覺得心情低落、晚上睡不好,甚至腸胃脹氣或排便不順。
久而久之整體狀態都會受到拖累,就像全身的「穩定器」失靈。
二、血清素有什麼功能?

- 穩定情緒
血清素能安定神經活動,幫助我們保持正向思考,減少焦慮和壓力感。如果血清素不足,負面情緒會放大,人變得容易憂鬱、暴躁,情緒起伏難以控制。
- 幫助入睡
血清素是合成「褪黑激素」的重要原料。褪黑激素能控制日夜節律,讓人夜晚能安穩入睡。當原料_血清素不足時,褪黑激素也會跟著不夠,結果就是入睡困難、半夜頻繁醒來、或睡得很淺。
- 控制腸道與食慾
腸道是血清素的「大本營」,它能刺激腸道蠕動,幫助食物順利消化,也能讓我們感受到飽足感。血清素不足時,不但可能脹氣、便秘,還會增加暴飲暴食的傾向,讓健康亮紅燈。
三、血清素不足有哪些症狀?
血清素不足的表現往往不只一種,通常會同時出現:
- 情緒問題:焦慮、憂鬱、情緒敏感、動不動就發火
- 睡眠問題:失眠、淺眠、夜間頻繁醒來
- 腸胃問題:消化不良、脹氣、甚至大腸激躁症
其他徵兆:
- 經常渴望甜食或澱粉
- 對壓力反應過度,容易緊張
- 免疫力下降,傷口癒合變慢
- 骨密度降低、腦部功能和性功能可能受影響
這些症狀如果單獨看,可能會覺得只是生活習慣不好,但當它們同時出現就要警覺是否和血清素不足有關。
四、怎麼知道自己血清素不足?
判斷血清素不足,可以從幾個面向觀察:
- 自我檢視:近期是否同時出現焦慮、失眠、腸胃不適、情緒低落等狀況?
- 飲食偏好:是否經常特別想吃甜食、澱粉類,甚至無法控制?
- 體能狀態:是否動不動就累,體力明顯下滑?
- 何時要就醫:如果這些問題持續數週甚至影響到生活和工作,建議盡快尋求專業醫師協助,以免拖延。
五、怎麼知道自己血清素不足?

- 飲食問題:色胺酸是合成血清素的原料,如果日常飲食缺乏,就容易不足。
- 生活習慣:壓力過大、睡眠不足、缺乏運動,都會耗損血清素。
- 個人體質:基因差異或腸道菌相失衡,也會影響血清素的分泌。
- 疾病或藥物:一些慢性病或特定藥物,可能干擾血清素生成。
- 環境因素:長期缺乏日曬,會讓血清素合成速度變慢。
常見疾病影響
| 項目 | 說明 | 
| 憂鬱症、焦慮症 | 神經傳導物質失衡,血清素常偏低 | 
| 慢性疼痛疾病(纖維肌痛症) | 長期疼痛會消耗血清素和多巴胺 | 
| 腸道疾病(腸躁症 IBS、克隆氏症) | 腸道是血清素主要來源,疾病會干擾分泌 | 
| 慢性腎臟病、糖尿病 | 代謝異常,可能影響血清素合成 | 
| 神經退化疾病(帕金森氏症) | 神經傳導系統退化,血清素不足更明顯 | 
常見藥物影響
| 項目 | 說明 | 
| 降血壓藥 | 可能抑制血清素活性 | 
| 類固醇 | 長期使用會影響神經傳導物質平衡 | 
| 止痛藥 | 抑制中樞神經,降低血清素功能 | 
| 抗癲癇藥、抗偏頭痛藥 | 可能影響血清素代謝路徑 | 
| 抗生素(長期使用) | 擾亂腸道菌相,間接降低血清素合成 | 
小提醒:這些只是常見例子,不代表所有人都會受到影響。
若懷疑血清素不足與疾病或用藥有關,應由醫師評估,切勿自行停藥。
六、血清素不足怎麼辦?
- 飲食調整
多吃高色胺酸食物:這些食材含有豐富的色胺酸,是血清素生成的基礎
<延伸閱讀>色胺酸是什麼?
- 蔬果類:番茄、洋蔥、黃瓜、櫻桃、香蕉、薑
- 穀物類:燕麥、米飯、玉米
- 堅果種子類:芝麻、南瓜子、杏仁果、核桃
- 乳製品類:牛奶
搭配營養素:能幫助色胺酸順利轉化為血清素
退黑激素轉換原理簡單說:
- 吃下的 色胺酸,在體內會先轉換成血清素
- 到夜晚在松果體裡血清素會進一步被轉換成【褪黑激素】,這就是能幫助人產生睡意、維持生理時鐘的關鍵。
- 所以如果色胺酸或轉化需要的營養素不足,血清素含量會下降,最後褪黑激素也會不夠,自然就會失眠或睡眠品質變差。
<延伸閱讀>褪黑激素是什麼?
- 生活型態調整
- 曬太陽:日光是天然的血清素助推器
- 規律運動:快走、瑜珈、有氧運動都有效
- 放鬆練習:冥想、深呼吸、伸展,能幫助大腦放鬆
- 按摩:研究顯示按摩能提升血清素,並降低壓力荷爾蒙
合成血清素時間表
| 時段 | 建議行動 | 時長/頻率 | 說明 | 
| 早上 (9:00–11:00) | 曬太陽 | 每天10–20 分鐘 | 曬臉、手臂 | 
| 白天 (可自由安排) | 規律運動 | 每天 30 分鐘 | 快走、慢跑、瑜珈、有氧運動皆可 | 
| 中午/下午 | 放鬆練習 | 10–15 分鐘 | 深呼吸、冥想或伸展 | 
| 晚上 (睡前) | 放鬆練習 | 5–10 分鐘 | 簡單的深呼吸或伸展 | 
| 每週 | 按摩 | 1–2 次,每次 30–60 分鐘 | 提升血清素、降低壓力荷爾蒙 | 
- 尋求專業協助
- 藥物治療:若嚴重影響生活,醫師可能會開立 SSRI 類藥物協助
- 專業檢查:如果懷疑和疾病或藥物有關,就需要醫師做進一步評估
一般來說,如果以下情況持續 超過 2 週到 1 個月,就建議盡快就醫:
- 每晚難以入睡或常半夜醒來
- 情緒低落、焦慮或易怒,影響到工作與人際
- 腸胃不適(如腹瀉、脹氣、便秘)持續反覆
- 飲食習慣或體重突然有明顯改變(特別是暴飲暴食或完全沒胃口)
小提醒:如果症狀嚴重到出現「不想活」、「持續憂鬱到無法起床」等生理狀況
應立即就醫或尋求專業協助,而不是等待。
血清素不足結論
血清素不足不是小問題。它不只影響心情,還會影響睡眠、腸胃、免疫系統,甚至整體生活品質。當你發現自己長期失眠、焦慮、腸胃不適,或常常想吃甜食時,千萬別再忽略。
從飲食調整、運動、充足日曬,到心理放鬆,都是改善的第一步。若症狀嚴重或持續不見好轉,記得尋求專業醫師協助。認識並正視血清素不足,就是找回安穩睡眠和好心情的關鍵!
血清素不足常見問題
Q1. 血清素不足會有什麼症狀?
A:出現焦慮、憂鬱、情緒敏感、失眠、腸胃不適、想吃甜食、免疫力下降,骨密度與性功能下降。
Q2. 怎麼知道自己血清素不足?
A:可從情緒、睡眠、腸胃與體能觀察
Q3. 血清素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A:包含飲食中色胺酸不足、壓力大、睡眠不足、缺乏運動、腸道菌相失衡、慢性病或藥物副作用,以及缺少日曬。
Q4. 血清素不足怎麼改善?
A:可透過飲食補充高色胺酸食物(如香蕉、燕麥、堅果、牛奶等),搭配 B6、鎂等營養素,再加上每天適度曬太陽、規律運動、放鬆練習或按摩。
Q5. 血清素不足要持續多久需要就醫?
A:若失眠、焦慮、腸胃不適等狀況持續超過 2 週~1 個月,建議立即就醫
參考資料
立即享優惠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pn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