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p To
  • 台灣
  • 英國
  • 荷蘭
  • 馬來西亞
  • 盧森堡
  • 紐西蘭
  • 泰國
  • 印尼
  • 挪威
  • 匈牙利
  • 澳大利亞
  • 法國
  • 新加坡
  • 澳門
  • 韓國
  • 香港
  • 美國
  • 日本
  • 越南
  • 加拿大
  • 中國
  • 丹麥
  • 德國
  • 11/1-11/30雙11好運轉盤|100%中獎機率
  • 先付款滿800免運!註冊會員可獲得【50元購物金】

帶你認識葡萄糖胺是什麼,功效、想行動靈活一定要吃?

亞尼活力2024-02-07營養保健,營養素知識

葡萄糖胺是什麼,功效、想行動靈活一定要吃?帶你認識

近年來隨著台灣的老年人口持續增加,你我也似乎逐漸在路上看到越來越多比例的銀髮族,但你是否曾想過有多少銀髮族深受關節退化或發炎等問題困擾,連日常的行動也日益受限呢?相信大家不管是在電視廣告或是手機新聞上都看過葡萄糖胺(Glucosamine)對銀髮族的關節問題似乎有著改善的相關報導,以下就讓亞尼活力帶你來認識葡萄糖胺的小知識吧! 

 

什麼是葡萄糖胺?

葡萄糖胺是一種在人體內天然存在的物質,大量存在於關節軟骨、椎間盤和關節潤滑液中,葡萄糖胺也是構成糖胺聚醣(Glycosaminoglycan, GAGs)的基本組成成分,而糖胺聚醣本身就對於關節中軟骨的彈性、強度和柔韌性都有相當大的影響。

 

葡萄糖胺的功效?

在分子機制上,葡萄糖胺會刺激糖胺聚醣的合成並增加軟骨細胞中膠原蛋白合成,另外也透過減少發炎性的細胞激素來防止糖胺聚醣和膠原蛋白流失,這也是葡萄糖胺被認為對骨關節健康有益處的理論基礎之一。

在臨床治療方面,國際骨關節炎研究協會和歐洲風濕病聯盟皆指出患者可以搭配使用葡萄糖胺。

 

誰需要葡萄糖胺?

以下高風險族群適合補充葡萄糖胺

  1.     50歲以上銀髮族
  2.     體重超重
  3.     代謝症候群
  4.     關節受外力導致損傷

以往被認為是中老年人才會出現的身體狀況,近年來年齡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以上這四類的患者可能就會需要補充葡萄糖胺來緩解不適的症狀。

 

葡萄糖胺的劑量和補充形式有哪些?

  • 在相關關節炎的相關臨床試驗中,大多以每日口服1,500毫克的葡萄糖胺進行並在多項研究中有顯著的表現。而大多數的葡萄糖胺都是以口服形式補充,口服後葡萄糖胺也在體內後被迅速吸收

 

葡萄糖胺何時吃?

雖然有相關的動物實驗指出無論是否有食物存在,都不會影響葡萄糖胺的吸收效率,但葡萄糖胺本身也含有胺基酸,仍有可能刺激胃酸分泌,故腸胃較為敏感的民眾可以在飯間或飯後補充以避免不適感

 

葡萄糖胺有什麼食用禁忌嗎?

葡萄糖胺在使用上目前並沒有嚴重的副作用出現,但美國家庭醫師學會仍建議以下三類人可能要更謹慎的使用葡萄糖胺

1.對貝類過敏者(因部分葡萄糖胺製品是以甲殼類及貝類製成)

2.哮喘患者

3.有在使用糖尿病藥物的患者

若你是以上三類之一,在使用葡萄糖胺前可以先詢問醫師並遵照醫師建議使用。

葡萄糖胺補充者

 

結論

目前的研究數據對於葡萄糖胺在臨床上的使用也尚無統一的定論,對於已經在使用葡萄糖胺的民眾,也要記得補充均衡的營養和定期回診,相互配合才能達到最好的緩解效果。

 

 

輸入限量折扣碼【YANNIBLOG
立即享優惠

 

了解更多營養素

 

參考來源:

  1. 19895月《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骨關節炎的生物學」The Biology of Osteoarthritis

https://www.nejm.org/doi/10.1056/NEJM198905183202006?url_ver=Z39.88-2003&rfr_id=ori:rid:crossref.org&rfr_dat=cr_pub%20%200pubmed

  1. 20121月《關節炎治療》「是否有任何科學證據表明使用氨基葡萄糖治療人類骨關節炎?」Is there any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the use of glucosamine in the management of human osteoarthritis?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392795/

  1. 20079月《骨關節炎和軟骨》「國際骨關節炎研究協會對髖關節和膝關節骨關節炎管理的建議,第一部分:對現有治療指南的批判性評估和對當前研究證據的系統評價」OARSI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ip and knee osteoarthritis, part I: critical appraisal of existing treatment guidelines and systematic review of current research evidence

https://www.oarsijournal.com/article/S1063-4584(07)00234-8/fulltext

  1. 20082月《骨關節炎和軟骨》「國際骨關節炎研究協會對髖關節和膝關節骨關節炎管理建議,第二部分:國際骨關節炎研究協會循證專家共識指南」OARSI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ip and knee osteoarthritis, Part II: OARSI evidence-based, expert consensus guidelines

https://www.oarsijournal.com/article/S1063-4584(07)00397-4/fulltext

  1. 20055月《風濕病年鑑》「歐洲風濕病聯盟對髖關節骨關節炎管理的循證建議:歐洲風濕病聯盟國際臨床研究包括治療學常設委員會工作組的報告」EULAR evidence base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ip osteoarthritis: report of a task force of the EULAR Standing Committee for International Clinical Studies Including Therapeutics (ESCISIT)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755499/

  1. 20203月《骨關節炎和軟骨》「2019 年骨關節炎回顧:流行病學和治療」Osteoarthritis year in review 2019: epidemiology and therapy

https://www.oarsijournal.com/article/S1063-4584(20)30007-8/fulltext

  1. 20011月《Lancet》「硫酸氨基葡萄糖對骨關節炎進展的長期影響:一項隨機、安慰劑對照的臨床試驗」Long-term effects of glucosamine sulphate on osteoarthritis progression: a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00)03610-2/fulltext

  1. 20003月《美國醫學會雜誌》「氨基葡萄糖和軟骨素治療骨關節炎:系統的質量評估和薈萃分析」Glucosamine and chondroitin for treatment of osteoarthritis: a systematic quality assessment and meta-analysis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article-abstract/192498

  1. 200512月《骨關節炎和軟骨》「增加人體內結晶硫酸葡萄糖胺劑量後的葡萄糖胺口服生物利用度和血漿藥代動力學」Glucosamine oral bioavailability and plasma pharmacokinetics after increasing doses of crystalline glucosamine sulfate in man

https://www.oarsijournal.com/article/S1063-4584(05)00193-7/fulltext

  1. 20127月《醫藥科學雜誌》「葡萄糖胺在大鼠體內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Absorption and bioavailability of glucosamine in the rat

https://jpharmsci.org/article/S0022-3549(15)31526-4/fulltext

  1. 202111月《StatPearls》「葡萄糖胺硫酸鹽」Glucosamine Sulfate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558930/

  1. 20048月《臨床過敏免疫學雜誌》「對海鮮過敏的患者使用氨基葡萄糖是否安全?」Is glucosamine safe in patients with seafood allergy

https://www.jacionline.org/article/S0091-6749(04)01564-7/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