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p To
  • 台灣
  • 英國
  • 荷蘭
  • 馬來西亞
  • 盧森堡
  • 紐西蘭
  • 泰國
  • 印尼
  • 挪威
  • 匈牙利
  • 澳大利亞
  • 法國
  • 新加坡
  • 澳門
  • 韓國
  • 香港
  • 美國
  • 日本
  • 越南
  • 加拿大
  • 中國
  • 丹麥
  • 德國

高血壓怎麼辦?營養師解析高血壓症狀、飲食原則與6大常見問答

亞尼活力温劭瑋營養師編撰2025-08-05營養保健,健康新知


高血壓吃什麼

高血壓(Hypertension)是全球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也是「三高」中對心血管健康影響最深遠的因子。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每4位成人就有1位罹患高血壓,卻有近半數患者不知道自己患病。
本篇文章將由營養師角度,深入解析高血壓的成因、症狀、飲食與生活管理重點,幫助你建立有效的控制策略,從日常生活中自然降血壓。

 

一、高血壓是什麼?為何需要重視?

高血壓指的是動脈血壓長期高於正常範圍。根據美國心臟學會(AHA)建議,理想血壓為收縮壓低於120mmHg,舒張壓低於80mmHg。
當血壓長期偏高,會增加心臟病、中風、腎臟病與視網膜病變的風險,若未妥善控制,恐引發致命併發症。

分類

收縮壓(上壓) mmHg

舒張壓(下壓) mmHg

正常血壓

< 120

< 80

高血壓前期

120–129

或 <80

高血壓第一期

130–139

或 80–89

高血壓第二期

≥140

或 ≥90

高血壓的測量單次升高不代表確診,須經過多次靜態測量才能確認。

參考資料 :

二、高血壓常見症狀有哪些?

高血壓初期常無明顯症狀,因此有「沉默殺手」之稱。不過,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以下狀況:

  • 頭痛、頭暈、脖子僵硬
  • 胸悶、心悸
  • 視力模糊、耳鳴
  • 容易疲倦、睡眠品質差

如果你有上述症狀,建議定期量測血壓,以利及早發現與處理。

三、高血壓的常見原因

造成高血壓的因素可分為兩類:

1. 原發性高血壓(90% 以上)

目前成因仍不明確,可能與家族遺傳、年齡、飲食習慣、壓力大、缺乏運動等生活型態息息相關。

2. 續發性高血壓

某些狀況促使血壓上升或由特定疾病引起,如藥物因素或是腎臟疾病、內分泌異常等,需經由醫師診斷。

四、高血壓飲食原則|營養師建議怎麼吃?

控制血壓不只是少鹽,更要從整體營養著手。以下是高血壓患者可參考的飲食重點:

採用DASH飲食(得舒飲食)

DASH(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是美國心臟協會推薦的高血壓食療方式。

  • 多攝取:蔬菜、水果、全穀、低脂乳製品
  • 適量攝取:堅果、魚類、豆製品
  • 避免攝取:高鹽、高糖、高脂、加工食品

控制鈉攝取量

建議每日鈉攝取不超過 2400毫克(約6克鹽),可透過下列方式減鈉:

  • 料理減鹽,善用天然香料(如檸檬、香草)
  • 避免加工食品(火鍋料、罐頭、泡麵)
  • 外食選擇少醬油、少醬汁類

增加有益營養素

  • 鉀:有助平衡鈉含量,如香蕉、地瓜、菠菜、奇異果
  • 鎂與鈣:有助於心臟、肌肉及神經的正常功能,可從乳製品、豆類、燕麥獲得
  • omega-3脂肪酸:如深海魚(鯖魚、鮭魚)、亞麻仁油,為日常常見的優質脂肪來源,有助於維持正常代謝與健康機能。

五、高血壓患者不能吃什麼?常見誤區一次看懂

食物類型

原因

加工食品

高鈉、高脂肪,易升高血壓

醃漬食物

含大量鹽與糖,影響血壓控制

高糖飲料

容易引起肥胖、代謝症候群

過量酒精

會刺激交感神經以及增加體重造成血壓升高

高咖啡因飲品

對部分人有短暫升壓效果

 

六、高血壓常見問題|營養師一次解答

Q1:高血壓可以吃水果嗎?

A:可以,但應選擇低GI值、高鉀含量的水果,如奇異果、芭樂、葡萄柚,並控制攝取量,避免果糖攝取過多。

Q2:吃保健食品能幫助降血壓嗎?

A:研究顯示,可補充魚油、鎂等補充劑作為輔助,搭配飲食與生活管理,並與醫師或營養師討論使用時機與劑量。

Q3:高血壓可以喝咖啡嗎?

A:適量攝取(每天不超過1~2杯)對多數人影響不大,但若發現飲用後心悸、頭暈,建議減量或改為低咖啡因飲品。

Q4:運動對血壓有幫助嗎?

A: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騎腳踏車有助於降血壓,每週至少150分鐘。避免突然劇烈運動或憋氣用力運動。

Q5:高血壓與壓力有關嗎?

A:壓力會透過交感神經作用升高血壓。建議養成規律作息、深呼吸、冥想與良好睡眠品質,降低壓力荷爾蒙。

Q6:高血壓需要終身吃藥嗎?

A:視個人情況而定,部分患者透過體重控制、運動、飲食改善後可減少用藥,但仍需由醫師決定停藥與否,切勿自行停藥。

總結:高血壓可逆關鍵在「生活管理與飲食調整」

高血壓並非單靠藥物控制即可改善。透過建立低鈉、高鉀、高纖、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飲食模式,配合規律運動與情緒管理,能有效控制血壓、降低併發症風險。
如您有高血壓相關的營養疑問,建議尋求營養師與醫療團隊專業諮詢,制定個人化的飲食與保健策略。

 參考資料 :

  • Fu J, Liu Y, Zhang L, Zhou L, Li D, Quan H, Zhu L, et al.Nonpharmacologic interventions for reducing blood pressure in adults with prehypertension to established hypertension. J Am Heart Assoc. 2020;9(19):e016804. doi:10.1161/JAHA.120.016804.
  • SPRINT Research Group.A randomized trial of intensive versus standard blood-pressure control. N Engl J Med. 2015;373(22):2103–2116.doi:10.1056/NEJMoa1511939. PMID: 26551272; PMCID: PMC4689591.

 

關於本文撰稿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