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後哪些東西不能吃?月子飲食營養與禁忌食物
媽媽們經過辛苦的懷孕期與奮力生產過程,在產後要讓身體進行約30天的照顧調養和休息,如果月子有做好,就可以把懷孕和生產中失去的補回來,那到底生產後坐月子要怎麼補呢?還有哪些食物要小心吃呢?一起看下去吧!
生產後月子飲食營養重點
- 不要吃太過油膩的食物
產後三天飲食建議以輕淡為主,一旦吃了油膩的東西,奶水有可能會塞在乳房中出不來,加上此時寶寶吃得又少,吸吮力也小,媽媽們就容易哺乳塞車不順利(延伸閱讀:塞住怎麼辦?)。
- 不要吃屬性寒涼的食物。
- 飲用月子茶、哺乳茶
月子間可多飲用黑豆茶、養肝茶、葫蘆巴茶等飲品,若身體較燥熱,建議可加熱水稀釋,並分多次飲用(延伸閱讀:什麼是葫蘆巴?產後可以馬上喝?)。
- 補充蛋白質、鐵質、卵磷脂與鈣鎂的營養(延伸閱讀:了解產後營養素)。
產後月子調養分成三階段進補
如果能抓住生產機會調整體型或治療某些生產以前身體上的症狀,按照正確方法坐月子,好好補充營養,充分休息,就能帶來往後幾年的健康身體。
哺乳媽媽飲食注意事項
產後坐月子期間如果有哺乳,全親餵或頻繁擠奶,這時候別急著產後瘦身減肥,坐月子期間哺乳需要每日增加約500大卡的熱量,營養攝取不足恐導致傷口復原速度減緩,母奶營養不足。因此坐月子期間應遵守「少量多餐」的原則,奶類、五穀根莖類、豆魚肉蛋類、蔬菜、水果及油脂類等六大類食物都要均衡補充。
必要時透過營養品,補足飲食中未被滿足的營養需求。在哺乳期間,對鈣質和鐵質的需求量仍高,產後仍可以繼續補充,但要記得鈣質與鐵質會相互競爭影響吸收,兩者之間應相隔兩小時以上再補充。
坐月子促進母奶分泌湯品、飲品
哺乳媽媽除了補充發奶湯品之外,一天的水分攝取也要足夠,每天水分建議量為2500CC~3000CC,因母乳的分泌需要水分的協助才能順利製造,另外,產後媽咪們也要保持愉快心情,對哺乳媽媽來說十分重要,否則若持續處於壓力與負面情緒中,母乳的製造量將會受限,甚至可能導致奶水不足。
生產後坐月子禁忌食物
至於生產後哺乳期可以避免「禁忌食物」,則建議哺乳媽媽仔細觀察自己的飲食與泌乳狀況,因為每個媽媽的體質狀況不同,造成哺乳問題的食物也不一樣,如果有擔心的食物或吃了發現奶量會減少的食物,就降低食用的頻率或攝取量。
退奶食物
退奶食物依個人體質不同有差異,前三名食物:人蔘、韭菜、麥芽。
冰品、筍類、花椰菜、花椒、大麥芽、咖啡、水梨、人參、韭菜、麥芽、水蜜桃、奇異果、薏仁、豆芽菜、鳳梨、青草茶。 冷性水果: 葡萄柚、香蕉、楊桃、柚子、柿子、西瓜、柳橙、草莓。
坐月子迷思─產後坐月子真的不能喝水嗎?
老一輩的人常會告誡產婦,坐月子期間不宜喝水,否則身體容易水腫,肚子也不會消,其實子宮恢復後水腫自然會消失,肚子是否會消也和喝水沒有關係,常碰到有些產婦不敢喝水,反而導致泌尿系統感染的例子,應是禁忌過量、冰水,若長輩堅持不能喝水,則可建議飲用黑豆茶、養肝茶、葫蘆巴茶等飲品,並分多次飲用。
懷孕和生產是女性生命中的重大關卡,在產後必須藉由休息和適度的營養補充,除了讓身體的機能恢復之外,也要滿足寶寶喝母奶的需求。
立即享優惠